以前民间游戏,滋养童年

小编

你还记得小时候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吗?那时候,我们可是把民间游戏当作了生活的调味品,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又快乐。现在,就让我带你一起穿越回那个美好的时光,重温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民间游戏吧!

一、斗草:端午节的特别礼物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而斗草则是端午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民间游戏。每当这个时候,小伙伴们就会相约一起,到野外去寻找那些坚韧的草儿,然后开始斗草比赛。

你们知道吗?斗草的起源可是和中医药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会采集各种草药来治病。而在收获之余,他们就会举行斗草比赛,以此来娱乐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斗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游戏,流传至今。

比赛时,大家会各自采摘一些韧性强的草,然后交叉成“十”字状,用力拉扯。看谁坚持的时间更长,谁就是胜利者。这种游戏不仅考验了大家的耐力,还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

二、陀螺:旋转的童年记忆

陀螺,又称打陀螺、打老牛,是我国最早的娱乐项目之一。早在4000年前的山西夏县,就出土了陶制的小陀螺。宋朝时期,有关陀螺的文字记载就已经出现,而“陀螺”一词则最早出现在明朝。

陀螺深受我国各民族喜爱,尤其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福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陀螺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陀螺被列为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2003年更名为陀螺。

比赛时,双方选手会各自旋转自己的陀螺,然后用力击打对方的陀螺。将对方的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者让对方陀螺旋转时间更长,就能获得胜利。这种游戏不仅考验了大家的技巧,还锻炼了反应能力。

三、投壶:礼仪与娱乐的完美结合

投壶,起源于古代礼仪,是一种既修身养性,又有健身效果的娱乐活动。在古代,投壶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投壶游戏过程中,非常讲究礼仪,重谦让和守规则。比赛时,选手需要调整好姿势,瞄准壶的位置,然后投掷箭矢。投中者为胜。

投壶游戏不仅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专注力。在我国,许多幼儿园都会开展投壶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传承

如今,民间游戏已经成为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幼儿园都会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例如,在东湖街道皋北幼儿园的“六一”活动中,老师们精心创设了多种民间游戏场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快乐。而七级学区各幼儿园大班则开展了“民间游戏润童年”班本课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民间游戏的由来,发展动作协调性、灵敏性和准确性。

五、民间游戏的价值与意义

民间游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参与民间游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民间游戏还具有以下价值:

1. 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

2. 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民间游戏是我们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美好的回忆,传承和发扬民间游戏文化,让民间游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