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加密货币洗钱:隐藏在数字世界中的金融黑洞
你知道吗?在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数字货币世界里,竟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金融黑洞——加密货币洗钱。没错,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竟然成了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看看加密货币洗钱的方式都有哪些。
一、虚拟货币的神秘面纱
首先,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虚拟货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虚拟货币并非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它更像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是非真实的货币,具有中心化与非中心化之分。
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如网络平台代币、电子货币等,存在于中心化网络中;而非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如加密货币、数字代币、数字通证等,则基于区块链技术存在于去中心化网络中。这些加密数字资产通过复杂的数学算法产生,基于密码学原理和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采用分布式记账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电子化、数字化的密码货币。
二、洗钱模式的演变
虚拟货币洗钱与传统洗钱在运行模式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只不过利用了虚拟货币转移便捷、隐蔽匿名,且难以监管的特性。常见的洗钱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处置阶段、离析阶段和融合阶段。
1. 处置阶段:犯罪分子将非法所得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进行兑换,将现金转化为虚拟货币。
2. 离析阶段:犯罪分子通过多次转账、兑换等操作,将虚拟货币分散到多个账户,降低被追踪的风险。
3. 融合阶段:犯罪分子将分散的虚拟货币重新兑换成现金或其他资产,完成洗钱过程。
三、真实案例:币农的“甜蜜”陷阱
2021年5月,中国警方破获了一起利用加密货币洗钱的犯罪团伙。这些团伙通常组织人员用个人银行卡和信息在各类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上注册,按照诈骗团伙要求购买、兑换虚拟货币,成为帮助其洗钱的“币农”。
诈骗团伙骗取到资金后,立即将赃款转至“币农”的银行卡,然后“币农”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上购币,再反复兑换不同的币种,经层层划转,最终将钱款转入诈骗团伙指定的虚拟货币钱包地址。完成洗钱流程后,“币农”可获得1.5%-5%不等的佣金。
四、监管升级:虚拟资产交易明确列为洗钱方式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洗钱方式也在不断升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表示:通过虚拟资产交易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可以认定为属于洗钱犯罪行为。
虚拟资产主要指像比特币、以太币等纯粹链生数字资产(加密货币),以及通过ICO方式募集链生资产发行的新的数字资产。这些资产具有高度匿名、去中心的特点,容易被用于洗钱、逃税、贿赂、恐怖输送等非法领域。
五、跨境洗钱:全球监管合作势在必行
数据显示,自最高检2020年部署推进反洗钱工作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反洗钱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显。2023年共起诉洗钱罪2971人,是2019年起诉洗钱罪人数的近20倍。2024年上半年起诉洗钱罪1391人,同比上升28.4%,继续保持对洗钱犯罪打击态势。
虚拟资产跨境洗钱问题日益突出。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解释》的相关表述是适应虚拟资产发展,完善反洗钱法规的必要举措,也将推动主要国家联合加强虚拟资产反洗钱方面的协调监管。
:在这个数字货币时代,加密货币洗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这一挑战,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洗钱犯罪,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要提高警惕,远离非法交易,共同守护这个美好的数字世界。